單位隻給員工買社保,不買住房公積金合法嗎?多數人搞錯了
來源:未知 發布時間:
2020-05-14
單位隻給員工買社保,不買住房公積金合法嗎?多數人搞錯了單位隻給員工買社保,不買住房公積金合法嗎?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這樣定義住房公積金: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應為在職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若網友屬於以上強製範圍內的單位的在職職工,應由建立勞動關係的單位按照國家法規規定為你辦理繳存登記及繳存公積金,不是掛靠一個單位。在近幾年的人力資源職場實際操作中,已發生過很多企業員工因“公積金”發生的勞動爭議,要求單位給予補繳公積金,可結局普遍是勞動部門和法院對此訴求不予受理。為此,久而久之,大家都誤認為“公積金”是企業給予的福利,不是國家強製要繳的。
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是強製性的,員工入職30天之內要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如果不繳納的,員工可以到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單位要進行補繳。關於住房公積金,雖然也要求單位繳納,但沒有社保嚴格,員工投訴也隻能給住房公積金機構投訴,力度不大。
大多數單位對條例並不關注,在加上媒體的錯誤理解,比如:“五險”是法定的,“一金”不是法定的,這其實就是對“法”理解的不透徹。容易起到誤導作用。該條例雖然不是法律條文,屬於法律法規,但是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同樣具有強製性的作用。但是員工和單位並沒有正確理解。
而且《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13條、第14條、第15條、第20條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辦理公積金繳存登記、設立公積金賬戶、每月匯繳公積金等事項上,都是“應當辦理”,因此,住房公積金是強製繳納的。
相關推薦
- 單位隻給員工買社保,不買住房公積金合法嗎?多數人搞錯了
- 個體不報稅?後果很嚴重!
- 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有什麽不同?財務人必須知道!
- “內賬”被查了!2名90後財務被抓!公戶轉私戶有風險?這8種情況,財務放心大膽的轉!
- 增值稅專用發票已經認證,對方卻作廢了,怎麽辦?
- 新注冊的公司,沒業務可以不用記賬、報稅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 驚呆了!公積金要取消?改為年金製度?
- 年終獎計入社保繳費基數嗎?更改計稅方式影響社保基數嗎?
- 辦理年度匯算要哪些步驟?未按規定辦理年度匯算,會有什麽後果?
- 公司經營不下去了,到底零申報好?還是注銷好?今天統一答複……
- 稅務稽查是怎麽找上你的?有這6種情況,會計要及時改正
- 個體不報稅?後果很嚴重!
- 疫情期間社保費如何減免?已繳費用怎麽退?16問為您答疑解惑
- 為什麽注冊公司比注冊成個體戶更好些?今天來告訴你答案!
- 在公司擔任掛名法定代表人,到底有什麽法律風險?